408真题册
2019
数据
- 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 关键路径
- DAG图描述表达式
- 散列表查找失败ASL
- KMP匹配算法
- 快速排序
- 归并排序
计组
- C语言数据类型的转换
- 大小端存储
操作
- DMA方式IO
- 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
- 进程调度
- 系统调用
- 空闲磁盘块的管理方式
计网
- 双绞线
- 变长与定长子网划分
- TCP快速重传机制
数据
2
答案👇
考察树与二叉树转换过程
选择B
5
答案👇
考察关键路径,选择C
6
答案👇
考察有向无环图DAG,描述表达式
选择A
8
答案👇
散列表查找失败的ASL:
key%7,所以数据对应的位置只有0~6共7个位置- 对于本该散列在0号位置的元素,只要比对完
0~8就可以知道查找失败,以此类推 - 需要注意,
key%7不会得到7,所以下标7位置不参与计算 ASL(失败)=(9+8+7+6+5+4+3)/7=6
9
答案👇
回顾KMP 匹配算法,选择B
10
答案👇
回顾快速排序
11
答案👇
120个初始段,经过一轮归并产生10个归并段。
第二轮归并,所以还需要补充2个虚拟段,使得符合12路归并。
计组
13
答案👇
14
答案👇
16
答案👇
15
答案👇
大端存储:低位地址存储高位字节,高位地址存储低位字节 –>符合阅读习惯
小端存储:低位地址存储低位字节,高位地址存储高位字节 –>便于机器处理
绝妙技巧
- 将内存地址扩展一位(0 F000 0000H),可以看做正数补码。
- 再直接与(偏移量FF12->扩展为F FFFF FF12H),相加。保留原有位数即可得到EFFF FF12H
操作
22
答案👇
23
答案👇
- 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的概念
- 只为内核级线程建立进程控制块,换句话说,用户级线程并非
实体
24
答案👇
选择C
25
26
答案👇
FAT文件分配表用于链接分配显示链接,同时也能管理空闲磁盘块
选择B
30
答案👇
计网
34
答案👇
100BASE-T:
100表示数据传输率为100Mb/sBASE表示采用基带传输T表示传输介质为双绞线 ;F则表示光纤
37
答案👇
子网划分:
定长子网划分: 子网号位数相同变长子网划分: 子网位数依次增一位
这题采用变长子网划分,尽量挤占主机号位数,使主机号最小。01011011101111->(注意:这里为什么不是11110?是因为子网划分必须有个终结,如果一直保留0,那么必然会导致漏掉1111的ip)
选择B
38
答案👇
选择C
2018
数据
- B树关键字个数
- 希尔排序
计组
- 最小规格化浮点正数
- DRAM芯片按行刷新
- CF、OF标志位的判断
- 同步总线
操作
- 管程中的条件变量
- 时钟中断
- 磁盘调度算法——不会导致磁盘粘臂
- 各种实现同步的机制
计网
- CSMA/CA信道预约
- 传输层,复用分用
为了实现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同时保证系统整体性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空闲让进:临界区空闲时,可以允许一个请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立即进入临界区;忙则等待:当已有进程进入临界区时,其他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有限等待:对请求访问的进程,应保证能在有限时间内进入临界区(保证不会饥饿);让权等待:当进程不能进入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防止进程忙等待。
答案👇
数据
8
答案👇
选择B
10
答案👇
计组
14
答案👇
- 阶码全0,全1表示其他意义
17
答案👇
- DRAM一般按行刷新,所以选取行数较少的
19
答案👇
20
答案👇
21
答案👇
22
答案👇
中断优先级由屏蔽字决定,而不是根据请求的先后次序,因此A错误。中断隐指令完成的 工作有:①关中断:②保存断点(PC):③引出中断服务程序,通用寄存器的保护由中断服务程序完 成,B错误。中断允许状态即开中断后,才能响应中断请求,C正确。有中断请求时,先要由 中断隐指令完成中断前程序的状态保存,D错误。
24
答案👇
选择D
操作
28
答案👇
条件变量:管程内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前V后P
P操作:本身含有判断操作+阻塞操作wait()操作: 本身不含判断,只负责阻塞 ,需要在前面+if()判断
选择D
29
答案👇
选择D
30
答案👇
选择A
31
答案👇
32
答案👇
选择C信号量机制引入了阻塞的概念,实现让权等待
计网
35
答案👇
回顾碰撞避免CSMA/CA 技术,主要用于无线局域网
39
答案👇
复用:好多数据组成一个大数据,从同一个端口号发出。分用:不同软件根据其目的端口号赛选发送给自己的消息。
2017
数据结构
- 矩阵的压缩存储
- 无向图边与顶点
- 折半查找树
- 各种排序算法
计组
- 多体存储器,低位交叉编址
- 时间空间局部性定义
- 三种偏移寻址各自适用范围
- 定长指令
- 总线概念
- IO端口
操作
- 内存管理——动态分区分配
- 操作系统分配磁盘空间以簇为单位
- 磁盘的格式化
- 文件保护——访问控制列表
- 文件共享——软硬连接
计网
- 奈氏准则和香农定理
- 802.11无线局域网以太帧格式
- 特殊IP
- RIP、BGP、OSPF协议所处层次
- FTP协议
数据
3
答案👇
- 由于其自身的稀疏特性,通过压缩可以大大节省稀疏矩阵的内存代价。具体操作是:将非零元素所在的行、列以及它的值构成一个
三元组(i,j,v),然后再按某种规律存储这些三元组,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存储空间
7
答案👇
无向图边数的两倍等于各顶点度数的总和。由于其他顶点的度均小于3, 可以设它们的度
都为2, 设它们的数量是X, 可列出方程4x3 + 3x4 + 2x = 16x2, 解得x
= 3。4 + 3 + 3 = 11, B正确。
8
答案👇
折半查找树A,从最大的树,可以得出,根节点采用的向上取整。其对应子树也符合。
B.C.D均不符合
10
答案👇
B
11
答案👇
插入排序、选择排序、起泡排序原本时间复杂度是O(n^2 ), 更换为链式存储 后的时间复杂度还是O(n^2 )。希尔排序和堆排序都利用了顺序存储的随机访问特性,而链式存储不支持这种性质,所以时间复杂度会增加,因此选D。
计组
13
答案👇
低位交叉编址方式:
- 轮流启动:
每隔r启动一个存储体 - 同时启动:每隔T启动n个存储体
- 两者区别是一个存储周期小,但是存取量不变;另一个存储周期不变,存取量变大
14
答案👇
时间局部性是 一 旦 一 条指令被执行, 则在不久的将来 它可能再次被执行。
空间局部性是 一旦 一 个存储单元被访问, 那么它附近的存储单元也很快被访问。
显然, 这里的循环指令本身具有时间局部性,它对数组a的访问具有空间局部性, 故选A。
15
答案👇
三种偏移寻址
相对寻址: 以当前“PC”作为基地址,用作指令的跳转基址寻址: 以基地址寄存器中作为基地址,用作页表查询等变址寻址: 可以认为指定变址寄存器中的地址作为基地址,最适合用于数组查询
所以答案D
16
答案👇
纠正:实际计算出来的是23为,但是要是8的倍数,所以是24位
18
答案👇
主存储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主存,在CPU外,存储指令和数据,由RAM和ROM实现。
控制存储器用来存放实现指令系统的所有微指令,是一种只读型存储器,机器运行时只读不写, 在CPU的控制器内。CS按照微指令的地址访问,所以B错误。
20
答案👇
多总线结构用速率高的总线连接高速设备,用速率低的总线连接低速设备。一般来说,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是计算机中速度最快的设备之一,所以A正确。突发传送方式把多个数据单 元作为一个独立传输处理,从而最大化设备的吞吐量。现实中一般用支持突发传送方式的总线 提高存储器的读写效率,B正确。各总线通过桥接器相连,后者起流量交换作用。PCI-Express 总线都采用串行数据包传输数据,所以选D。
21
答案👇
通用寄存器存在在CPU中,“对数据缓冲寄存器、状态/控制寄存器(不在CPU内部)的访问”,即对I/O端口的访问,因此/O指令实现的数据传送通常发生在通用寄存器和I/O端口之间
操作
25
答案👇
最佳适应算法,空闲分区按照容量递增的次序排列。
回收起始地址为60K、大小为140KB的分区时,它与表中第一个分区和第四个分区合并, 成为起始地址为20K、大小为380KB的分区,剩余3个空闲分区。在回收内存后,算法会对空 闲分区链按分区大小由小到大进行排序,表中的第二个分区排第一。所以选择B。
26
答案👇
绝大多 数操作系统为改善磁盘访问时间,以簇为单位进行 空间分配 ,因此选D。
29
答案👇
Step 1:进行低级格式化(物理格式化),将磁盘的各个磁道
划分为扇区。一个扇区通常可分为 头、数据区域(如512B大
小)、尾 三个部分组成。管理扇区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结构一般
存放在头、尾两个部分,包括扇区校验码(如奇偶校验、CRC
循环冗余校验码等,校验码用于校验扇区中的数据是否发生错
误)Step 2:将磁盘分区,每个分区由若干柱面组成(即分为我们
熟悉的 C盘、D盘、E盘)Step 3:进行逻辑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包括创建文件系统
的根目录、初始化存储空间管理所用的数据结构(如 位示图、
空闲分区表)
30
答案👇
可以把用户访问权限抽象为一个矩阵,行代表用户,列代表访问权限。这个矩阵有4行5 列,1代表true, 0代表false, 所以需要20位,选D。
31
答案👇
硬链接指通过索引结点进行连接。一个文件在物理存储器上有一个索引节点号。存在多个 文件名指向同一个索引节点,Ⅱ正确。两个进程各自维护自己的文件描述符,Ⅱ正确,I错误。
所以选择B。
计网
34
答案👇
`奈氏准则`和`香农定理`35
答案👇
答案B
36
答案👇
根据RFC文档描述,0.0.0. 0/32可以作为本主机在本网络上的源地址。127.0.0. 1是回送地 址,以它为目的P地址的数据将被立即返回到本机。200. 10. 10. 3是C类IP地址。255. 255. 255. 255 是广播地址。选A
37
答案👇
选D
40
答案👇
服务器的21端口,开放用于建立控制连接;
passive模式,服务器开放不固定端口,等待客户连接;
port模式,服务器开放20端口,主动连接客户;
选C
2016
数据
- 三对角矩阵的压缩存储
- 拓扑排序时间复杂度
- B+树与B树的区别
计组
- 强制数据类型转换
- C语言遍历数组,求Cache缺失率
- 多块芯片设计主存
- 5段指令流水线
- 单周期处理器
操作
- 异常与中断区分
- 改进型时钟置换算法
- 段式存储的地址转换
- 工作集的概念
- SPooLing技术
计网
- 最短帧长CSMA/CD
- RIP 距离向量算法,坏消息传的慢
- DNS域名解析过程
数据
4
答案👇
三对角矩阵
选择B
7
答案👇
根据拓扑排序的规则,输出每个顶点的同时还要删除以它为起点的边,这样对各顶点和边 要进行遍历,故拓扑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 e)。
10
答案👇
返回回顾B+ 树的概念
选择A
计组
13
答案👇
注意:数据是以补码存储
15
答案👇
- 一次循环两次访存,分别读和写a[k]
- 第一次访存cache块缺失,调入的chache块含有4个数据,对应共需要8次访存,所以Cache确实率=1/8
选C
16
答案👇
19
答案👇
指令流水线
20
答案👇
单周期处理器中所有的指令周期为一个时钟周期,而采用单总线结构数据通路,一个时钟周期只能完成一次操作,无法完成所有操作,所以A 错误
操作
22
答案👇
选A. 回顾中断分类
23
答案👇
批处理系统中,作业执行时用户无法干预其运行,只能通过事先编制作业控制说明书来间接干预,缺少交互能力,也因此才发展出分时系统,I错误。批处理系统按发展历程又分为单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II正确。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允许同时把多个程序放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在CPU 中运行,它们共享系统中的各种硬、软件资源,当 一 道程序因1/0请求而暂停运行时,CPU便立即转去运行另一 道程序,即多道批处理系统的1/0设备可与CPU并行工作,这都是借助于中断技术实现的,III正确。
选A
26
答案👇
(访问为,修改位)
- 淘汰顺序(0,0) (0,1) (1,0) (1,1)
- 总结为,先考虑淘汰没访问过的,在考虑淘汰没修改过的。
- 对于为什么优先淘汰没被修改过的,是为了防止IO操作,导致置换变慢
28
答案👇
越权异常,比如访问 段号2,段内地址50 。并进行写操作,此时由于该段只读,就产生越权异常。段缺失异常, 比如,访问 段号1 ,段内地址100。但是不在内存,所以段缺失异常。- 以上页表同理。
29
答案👇
31
答案👇
SPOOLing是利用专门的外围控制机,将低速1/0设备上的数据传送到高速磁盘上,或者
相反。SPOOLing 的意思是外部设备同时联机操作, 又称为假脱机输入/输出操作, 是操作系统中采用的 一 项将独占设备改造成共享设备的技术。高速磁盘即外存,A正确。SPOOLing技术需要进行输入/输出操作, 单道批处理系统无法满足,B正确。SPOOLing 技术实现了将独占设备改造成共享设备的技术,C正确。设备与输入/输出井之间数据的传送是由系统实现的
D错误
脱机技术,避免人直接和磁盘交互,在外围设置机器,使外围机遇磁盘交互,这样更高速。
假脱机技术, 输入程序模拟人对外围机的输入,输出程序模拟外围机对磁盘的输出,实际就是用程序模拟了外围机。同时具备输入和输出缓冲区,用来缓冲两边速度的差距。- 与脱机技术相比,将独占设备被逻辑上共享了。
- 脱机设备要打印一个文件,需要给外围机输入,然后打印,在这期间设备独占,不能处理其他打印需求。
- 假脱机设备,要打印文件,只需将文件存入输入井,同时可以处理另一个文件打印需要,将另一个文件存入输入井。完全并发的处理
计网
36
答案👇
37
答案👇
40
答案👇
这题官方答案解释有问题。选择C
主机首先会检查本地host文件,如果保留有域名与ip映射就完成解析。- 如果host没有,那么主机访问
本地域名服务器 - 如果本地域名服务器没有记录映射,那么会由本地域名服务器向
各级域名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这里是4级域名,所以需要4次.
2015
数据
- 卡特兰数
- 哈夫曼树
- Kruskal算法和Prim算法
- 折半查找
- 堆排序,堆的结点删除
计组
- 浮点数对阶,上溢下溢
- 总线异步,同步,半同步通信方式
- IO中断方式
- 中断服务程序
操作
- 死锁避免、死锁检测、死锁预防
- 磁盘缓冲区
- 索引结点
- 位示图法
- 磁盘扫描算法
计网
- 编码方式
- 滑动窗口的信道利用率
- 拥塞窗口
- HTTP请求报文
数据
2
答案👇
考察卡特兰数
3
答案👇
根据哈夫曼树的构造规则,每次都选择两个最小结点,合并成树,只有D符合选D
6
答案👇
Kruskal算法,所有边按从小到大排序,一次挑选最小的边并入并查集Prim算法,从一个点出发,不断并入距离最短的边,形成集合
选择C
7
答案👇
选择A
10
答案👇
删除节点,就是排序过程,选择C
计组
14
答案👇
对阶是较小的阶码对齐至较 大的阶码,I正确。右规和尾数舍入过程,阶码加1而可能上
溢,II正确, 同理III也正确。尾数溢出时可能仅产生误差,结果不 一 定溢出,IV正确。
选择D
疑惑:阶码下溢,比如要表示更小的2^-127 ,阶码不应该是负上溢吗?
答:因为阶段所表示的值,是减去偏置值127得到的。对于阶码来说是下溢出
19
答案👇
在同步通信方式中,系统采用一个统一的时钟信号,而不是由各设备提供,否则没法实现 统一的时钟。
21
答案👇
选择B
22
答案👇
我选择了C,我认为中断响应是在指令执行结束,在中断周期的时候响应。但是,这只是对IO外中断的情况;内中断比较紧急,不可被屏蔽,所以会立刻响应
23
答案👇
外部中断处理过程,PC值由中断隐指令自动保存,而通用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中断服务程序)保存。
操作
26
答案👇
选择B
28
答案👇
将经常使用的文件放在缓冲区,避免多次IO
选择A
29
答案👇
选择B
31
答案👇
位示图,就是每个磁盘块对应1bit,通过0/1来表示磁盘块是否空闲。
下面的位示图是抽象出来的矩阵,实际上这些bit 是连续存放在磁盘块中的。
32
答案👇
SCAN磁盘调度算法
SACN、LOOK、C-SCAN、C-LOOK算法
计网
34
答案👇
选A
其他编码方式
非归零编码: 正常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归零编码: 每个码元后半段归零反向不归零编码: 电平反转表示0,电平不变表示1曼彻斯特编码: 每个码元分为两段,前低后高表示1,也可采用相反规则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每个码元分为两段,同1,异0
35
答案👇
- 从发送第一个帧,到收到第一个帧的确认,这段时间,作为一个周期
- 滑动窗口(发送窗口+接收窗口)≤总序列数
- 要使得帧序号的比特数最少,就应该使用效率最大的滑动窗口协议GBN(发送窗口达到最大)。
39
答案👇
这里我错选了C,忘记了发送窗口是取最小值
40
答案👇
2014
数据
- 栈实现中缀表达式转后缀表达式
- 线索二叉树的左右线索
计组
- DRAM的地址线引脚数
- 定长指令
- 微指令
- IO接口
操作
- 文件系统
- 页面置换算法,Belady异常
计网
- 码分复用技术
- 后退N帧协议数据传输速率
数据
2
答案👇
回顾,栈实现中缀表达式->后缀表达式。注意:区分中缀转后缀(一个符号栈) 和 中缀转后缀并计算(一个数字栈+符号栈)
选择B
4
答案👇
线索二叉树,尾部结点的左右指针,由指向NULL转变为指向前驱和后继
选择D
计组
15
答案👇
- 注意,这里问的是
单块DRAM芯片的线引脚数目。 DRAM采用的是地址线复用技术- 问总引脚数目,还需要加
片选线和读写控制线
17
答案👇
这是一个二地址指令,我忘记算上源操作数的地址位数了
18
答案👇
21
答案👇
操作
26
答案👇
29
答案👇
30
答案👇
只有FIFO算法才会导致Belady异常
计网
34
答案👇
第一个帧,目的mac地址是c1。但是转发表没有c1的记录,所以会从除1外所有端口转发。虽然,端口2,记录的b1,但是交换机的眼中只有有或没有,不管是或不是。
选择B
36
答案👇
选择C
37
答案👇
了解一下
40
答案👇
选择D
2013
数据
- 平衡二叉树,平衡因子
计组
- MIPS
- 海明码
- 设备与设备控制器标准接口
- 磁盘冗余阵列
操作
- 中断IO方式与DMA方式
- 计算磁盘所在地址的程序,磁盘驱动程序
- 开机boot引导
- 进程调度
计网
- OSI参考模型
- 介质访问控制
- 组成方法
- 交换机延迟
- SMTP协议
数据
3
答案👇
- 平衡因子概念,以及平衡二叉树的调整
计组
12
答案👇
MIPS: 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MFLOPS:每秒执行多少百万从浮点运算
选择C
15
答案👇
选C
19
答案👇
选B
20
答案👇
操作
22
答案👇
选择D
25
答案👇
选择C
27
答案👇
缓冲区只用传输完全,才能进行下一次的传输选择C
29
答案👇
选择D
31
答案👇
计网
33
答案👇
选择B
36
答案👇
选择B
37
答案👇
组帧方法—零比特填充法:以01111110 作为帧头和帧尾,发送端先将数据扫描,将所有连续的5个1 后都插入0,这样就不会出现6个1 ,再封装成帧;接收端,再逆过程去掉0
选择A
其他组帧方式
字符计数法字符填充法零比特填充法违规编码法
38
答案👇
直通交换方式,只检查帧的目的地址6B。
在直通交换方式中,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包的一部分后即开始将其发送出去,而不必等待整个数据包完全接收。这与另一种主要的交换方式,即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方式不同,后者要等到整个数据包完全接收并通过检验后才开始转发。
选择B
40
答案👇
- SMTP不能传送可执行文件或者其他二进制对象。
SMTP仅限于传送7位ASCII码,不能传送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文字。- SMTP服务器会拒绝超过一定长度的邮件
2011
数据
- 队列
- 树、森林、二叉树的转换
- 图的简单路径
计组
- ROM芯片
- MAR位数
- 状态标志位
- 中断屏蔽字的设置
操作
-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 磁盘IO流程
- 缺页后需要执行的操作
- 逻辑地址的形成阶段
计网
- 波特率,码元,与数据传输率的关系
数据
10
答案👇
选择D
计组
15
答案👇
19
答案👇
数据旁路技术
23
答案👇
24
答案👇
操作
27
答案👇
选择D
2010
数据
3
答案👇
6
答案👇
多颗树转化为一个二叉树
8
答案👇
第 一 个顶点和最后 一 个顶点相同的路径称为回路;序列中顶点不重复出现的路径称为简单路径;回路显然不是简单路径,故I错误;稀疏图是边比较少的情况,此时用邻接矩阵的空间复杂度为O(n 2 ), 必将浪费大量的空间,而邻接表的空间复杂度为O(n+e), 应该选用邻接表,故II错误。存在回路的有向图不存在拓扑序列,若拓扑排序输出结束后所余下的顶点都有前驱,则说明只得到了部分顶点的拓扑有序序列,图中存在回路,故III正确。
计组
14
答案👇
选择B
15
答案👇
选择D
17
答案👇
选择C
20
答案👇
选择C
21
答案👇
选择D
操作
23
答案👇
26
答案👇
28
答案👇
29
答案👇
30
答案👇
计网
34
答案👇
1波特,表示一秒传输1个码元。1个码元可以携带nbit信息
2020
数据
- 深度优先遍历,实现你拓扑排序
- 最小生成树Kruakal算法
- 堆的基本性质
- B树的基本性质
- 排序算法
计组
- 位数与机器字长等长的部件
- 浮点数的运算
- 大小端存储,边界对齐
- TLB与Cache
- 指令流水线技术
操作
- 中断的分类
- DMA方式IO过程,与周期窃取
- 文件逻辑分配方式
- 中断隐指令,中断服务程序
- 父进程与子进程
- 进程互斥必须遵循的条件
计网
- 协议三要素
- 分组交换的两种模式
- TCP连接与建立,细节
- DNS域名解析过程
- CIDR无分类编址,主机号可全0/1
数据
6
答案👇
选择B
7
答案👇
Kruskal算法运用并查集, 将所有边排序,一次将各边入并查集。
选择A
9
答案👇
10
答案👇
m阶B树——结点关键字个数
⌈m/2⌉-1≤n≤m-1.例5阶B树,关键字2≤n≤4(根节点除外,可以是1);叶结点在终端结点之下,没有存储关键字,看做查找失败的结点。
11
答案👇
选择A
计组
12
答案👇
选择B
13
答案👇
选择A
14
答案👇
选择D
15
答案👇
Cache由SRAM组成;TLB通常由相联存储器组成,也可由SRAM组成。DRAM需要不 断刷新,性能偏低,不适合组成TLB和Cache。选项A、B和C都是TLB和Cache的特点。选择D
17
答案👇
没有使用指令流水线,CPU同一时段只能专注为1条指令服务
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使用基本流水线之后,将指令划分为5个功能段:
取指、译码、执行、访存、写回。CPU不同功能部件可以同时为指令不同功能段服务,一般一个功能段仅需1个时钟周期超标量流水线,增加了指令并发度
超流水技术,就是在T内再次细分
选择B
18
答案👇
20
答案👇
21
答案👇
操作
18
答案👇
选择A
20
答案👇
回顾中断的分类
选择C
22
答案👇
DMA传送每次传送一个
字,一整个DMA过程往往是传送一整个块的多次传送过程并未采用周期窃取,DMA传送整个数据块的整个时间段内,都
必须占用总线采用周期窃取,DMA每次传送完一个字,
CPU都有机会获得总线
答案选C
24
答案👇
选择A
25
答案👇
选择D
29
答案👇
- 父进程创建子进程,是指父进程执行过程中启动了一个进程,两个进程互不影响,并发运行
- 父进程调用子进程,是指父进程顺序执行,中间调用了另外一段程序,必须等待子程序执行完,才能顺序执行接下来的主程序代码
选择B
30
答案👇
32
答案👇
实现进程互斥,让权等待不是必须的,因为等到时间片一到,自动会放弃处理机
计网
33
答案👇
- 协议三要素:
语法,语义,时序 - 这题体现时序要素
34
答案👇
链路交换方式:3种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数据报方式: 为网络层提供了无连接服务虚电路方式: 为网络层提供了有连接服务。之所以称为虚电路,因为提前规定好所有数据只走某一条路由,所以所发送的数据只能是按顺序到达的,看起来就像是专门设置了一条电路一样。
37
答案👇
39
答案👇
看起来简单,其实设涉及了,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过程。
- 建立连接,互相收到
SYN段,第三次握手的帧包含数据。 - 连接释放,互相收到
FIN段, 第一个挥手帧就不包含数据。
40
答案👇
- 这题让我感觉完全理解了各种DNS服务器
由于这题忽略主机与本地域名服务器之间的延迟,所以仅需考虑三次域名查询(3RTT)+TCP建立和请求(共2RTT)
选择D
额外
答案👇
解析:
248=11111000,前面五位是子网位,后面三位是主机位,
子网号已经确定了,最大子网个数就是2^5=32个,
为什么没有减去2呢?
因为在CIDR当中,子网号可以全0也可以全1;
每个子网内最大可分配地址数为6,除了子网外,就是主机号,
主机号占了三位,最大可分配地址数为2^3-2(减去全零和全一的)
额外
32.以下关于TCP报文格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端口号字段依次表示源端口号与目的端口号
B。报文长度总是4的倍数个字节
C。报文长度为20~60B,其中固定部分为20B
D.TCP校验和伪首部中IP分组头的协议字段为17
答案👇
TCP伪首部与UDP伪首部一样,包括IP分组首部的一部分。
IP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用 于指明上层协议是TCP还是UDPo。17代表UDP, 6代表TCP,所以D错误。
对于A选项,由于 数据偏移字段的单位是4B,也就是说当偏移取最大时TCP首部长度为15x4 = 60B。由于使用填充,所以长度总是4B的倍数,C正确
2021
数据
数据
- 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 平衡二叉树的调整
- 堆的建立与调整
计组
- RAM芯片个数
- Cache块的映射
- 数据通路包含
操作
- IO接口定义
- 中断的分类
- 多重中断
- 虚拟地址转换/页表查询/改进型时钟置换算法
计网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 子网划分,定长+不定长
- 数据报分片
- 路由选择协议RIP,距离向量算法
- TCP连接的释放的几种状态
- UDP和TCP首部位数
4
答案👇
森林转换为二叉树的规则
6
答案👇
平衡二叉树的调整新方法
- 从下往上找
最小的不平衡的子树,对这个子树进行调整 - 寻找该子树
最长路径上,与根节点最邻近的3结点(包括根结点),将中间值作为根节点重新组树
选择D
11
答案👇
计组
15
答案👇
16
答案👇
18
答案👇
选择C
操作
20
答案👇
IO接口,也称设备控制器,概念上是抽象的,实际上,就是一系列实现外设与计算机连接的电路
21
答案👇
中断分为两大类(是否与指令执行有关)
- 内中断(异常): 与指令相关,
指令执行过程需要进行检测
- 陷入trap
- 故障: 例如缺页
- 终止: 例如正数除0
- 外中断(也称“中断”): 与指令无关,
指令执行结束的中断周期进行检测
- 时钟中断
- IO中断请求
本题选择B
22
答案👇
28
答案👇
计网
答案👇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同1异0
35
答案👇
192.168.9.1000 0000/26
A、192.168.9.0000 0000/25
B、192.168.9.0000 0000/26
C、192.168.9.1100 0000/26
D、192.168.9.1100 0000/27
对于A,可以组成0、10、11三个子网
对于C,可以组成0、10、11三个子网
对于D,可以组成10、110、111三个子网
对于B,采用的是定长子网划分,必须组成00、01、10、11四个子网才行
所以选择B
36
答案👇
- 每个分片的数据部分都是
8B的整数倍,除了最后一个分片
选择B
37
答案👇
距离向量算法RIP协议
38
答案👇
39
答案👇
2022
数据
- 散列表平均查找长度
- 直接插入排序与快速排序算法比较
计组
- 源程序转换为可执行文件的过程
- 操作系统初始化过程
操作
-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页表缺页率的影响因素
- 中断响应过程,中断隐指令与中断服务程序
- 驱动程序
计网
- ISO参考模型
- 香农定理和奈氏准则
- SDN网络体系结构
- TCP连接的释放过程
- HTTP协议
数据
9
答案👇
填装因子越大,说明哈希表中存储的元素越满,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高,导致平均查找长度越大。散列函数、冲突解决策略也会影响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I 、 II 、III 都正确
11
答案👇
快速排序运用到了栈空间
计组
20
答案👇
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
选择A
24
答案👇
当硬盘被逻辑格式化时,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即创建硬盘分区表。分区完成后,需要在每个分区初始化一个特定的文件系统,并创建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如果某个分区采用 Unix 文件系统 (U F S ), 则还要在该分区中建立文件系统的索引结点表。综上, C 是在硬盘逻辑格式化的过程中完成的, B 、 D 是在初始化文件系统的过程中完成的
选择A
操作
30
答案👇
页缓冲队列是将被淘汰的页面缓存下来,暂时不写回磁盘,队列长度会影响页面置换的速度,但不会影响缺页率,答案选 D
31
答案👇
选择B
32
答案👇
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
选择A
计网
33
答案👇
34
答案👇
香农定理
37
答案👇
SDN 对上层开发者提供的编程接口称为北向接口,而南向接口则负责控制平面和
数据平面间的通信,所以 SDN 控制器向数据平面的 SDN 交换机下发流表时使用南向接口。
39
答案👇
- 注意TIMEWAIT 需要等待2MSL 时间
选择D
40
答案👇
- HTTP/1.1 协议默认使用
持久连接的流水线模式
选择B
2023
数据
2
答案👇
答案C
6
答案👇
选择B
每条边权值均为1,那么就只需要按层遍历,就能得到某一点到其余个个顶点的最短距离
7
答案👇
选择B
B树的叶结点不存储关键字,B+树的叶结点才存储关键字
9
答案👇
开放地址法,删除操作,不能对元素直接物理删除,如果刚好后面有元素,当散列查找该元素时,碰到中间空缺会判定为查找失败,所以只能对元素逻辑删除。
选择C
计组
14
答案👇
阶码全0、全1的特殊意义
18
答案👇
二者区别是:组合逻辑元件(操作元件)不能存储信息; 存储元件(状态元件)可以存储信息
选择B
19
答案👇
旁路转发技术——再下一条指令需要用到操作数之前,就完成对操作数的计算,并将数直接发送到下一指令的执行阶段。
I4 与I3冲突,是因为,I3会将L1的地址写入PC中,导致I4取指阶段只有等到I3执行完毕之后才能开始,否则会冲突
20
答案👇
- 注意不支持突发传送,每次取数据都需要先给地址,然后取一个数
- 之所以主存没准备一个64b数据都需要6ns,是因为需要恢复时间
选择D
21
答案👇
中断分类- 首先分清楚因果关系。因为中断没有被屏蔽,所以才能被检测到,于是检测到了就说明没有被屏蔽,就必须响应。
- 我的误区在于,认为检测到了不一定会响应,认为可能可以被屏蔽,是没有理清先后关系
- 对于D,注意要区别于DMA的传送结束的中断请求。两者是不同的,CPU自己处理中断过程,当然知道中断啥时候结束,也就不可能由外部设备告知CPU中断结束信号。
选择D
操作
23
答案👇
- 微内核,小巧,易扩展,但是需要频繁切换效率低下
- 宏内核,臃肿,但是功能齐全,效率高,扩展性差
选择D
26
答案👇
阻塞进程、执行CPU调度、唤醒进程都涉及到安全问题,所以必须要在内核态执行,执行前、执行 时、执行后都是内核态。
而系统调用则是处于用户态的进程想要申请做一些超出他权限的事情,所以执行前是用户态,执行 时是内核态,执行后是用户态。
选择D
28
31
答案👇
选择B
计网
34
答案👇
- 单位注意:W ->Hz ; 最大传输速率->b/s
- 无噪声->奈氏准则 ;有噪声->香农定理
35
答案👇
SR协议的发送窗口小于GBN的发送窗口,所以理想状态下U3≤U2
选择B
36
答案👇
二进制退避算法,确定重传等待时间
- 确定
争用期2τ - 参数k=min(重传次数/冲突次数,10)
- 从集合{0,1,2,…(2^k)-1}中随机挑选一个数r
- 重传等待时间=r×2τ
37
答案👇
CRC冗余校验的校验过程
选择D
































































































































































































































































































































































































